Copyright (C) 2016 zgkashi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喀什地委宣傳部主管
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991-2384777
中國喀什網舉報熱線:0998-2673718 2673715
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新ICP備15003762號
用心譜寫民族團結贊歌 用實際行動弘揚“雷鋒精神”
日前,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“廣東好人”名單,深圳第十批援疆記者,現任深圳報業集團信訪辦副主任張國防位列其中。
近日,按照約定時間,張國防在辦公室接受了記者的采訪,打開電腦中的照片、視頻,講起援疆工作他像換了個人似的,話語平實,但內心的激動顯而易見。
是的,他似乎又回到了那片胡楊樹聳立的古老土地上,回到了那片他投入了無比熱情與熱愛的喀什了。
一次援疆行,一生援疆情
2020年3月,張國防和深圳第十批援疆干部、人才一道來到了深圳對口支援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,任深圳報業集團駐喀什記者站站長。
兩年多的時間里,他走遍了深圳對口支援的一市一縣的所有鄉鎮、街道、社區和農村。有跟隨相關領導、工作人員采訪的,但更多的是他一個人一步一腳印自己“走透透”的。張國防相信,筆鋒處,其實是心到之處、腳到之處,筆力從某種程度上講,是腳力到達的境界。
不懼惡劣天氣影響,克服高原反應,張國防多次到海拔5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邊境村采訪,全面、準確、深入地反映了深圳對口援疆工作風貌與成效,拓展深挖宣傳好深圳援疆主題,采寫了1600多篇報道,為推動深圳援疆事業再上新臺階營造了積極的輿論氛圍。
張國防在采訪途中受阻,等待救援。
一次援疆行,一生援疆情。張國防深切地感受到,援疆并不只是簡單地寫幾篇報道,而應該為受援地留下一些什么,“哪怕是那樣的微不足道”。
2021年1月,張國防到喀什市帕哈太克里鄉中心幼兒園里采訪時,看到孩子們穿得比較單薄,他就立即聯系深圳后方,兩個月籌集了價值130多萬元的嶄新園服、被褥、書包、文具以及教學用具等,為全鄉1210名幼兒園孩子送來了深圳人的溫暖和關懷。
喀什市帕哈太克里鄉中心幼兒心向張國防贈送錦旗。
在隨后的報道工作之余,張國防又捐款10萬元為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瓦恰鄉和喀什市浩罕鄉、夏馬勒巴格鎮以及喀什市融媒體中心購買凈水機,解決了5000多名孩子和當地采編人員的飲水安全。
民族團結一家親
當然,記者的工作職責主要是記錄,依然是用心去呈現自己所見所聞的一切。2021年3月,張國防策劃了以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為主線的《百米長卷頌黨恩》報道。在深圳援疆前方指揮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,6月24日,百米長卷在喀什展出后,反響十分強烈。
援疆工作就像一座橋,一頭連著深圳,一頭連著喀什,牽線搭橋的就是援疆人。他們創新性設計出“結親戶”方式,讓更多的深圳人與喀什建立長久綿續的情感之橋。
張國防的結親戶是喀什市帕哈太二村的一對單親姐弟吾舒爾江·吐爾洪和阿依努爾·圖爾貢。2020年5月,張國防看到正在家上網課的吐爾洪用一部十分破舊的手機上網課,不但卡頓,也看不清楚。張國防想:“再苦不能苦孩子,再窮不能窮教育?!彼敿聪聠螢橥聽柡橘徺I了價值七千多元的手提電腦。后來,他還幫阿依努爾·圖爾貢在一家駕校找到了一份做財務的工作,使她有了穩定的收入。
張國防給結親戶送來了新買的電腦。
30多年堅守初心做一件事
張國防當過兵,當過記者,對雷鋒精神有著他自己的理解?!袄卒h精神是一種導人向上的力量,也是一種將這種力量落實在日常,落實在細節中的人生向上方法論?!彼f。
一直以來,張國防正是把英雄當做心中坐標,把崇尚英雄當做愛國擁軍的踐行,30多年堅守初心做了一件事——用滿腔熱血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崇尚英雄。
2021年1月4日,全國勞動模范、全國愛國擁軍模范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,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族護邊員拉齊尼·巴依卡,在喀什大學為解救落入冰窟的五歲小男孩不幸犧牲。正在喀什援疆的張國防得知后第一時間趕到300公里外的英雄家里,看望慰問英雄的父母、妻子和子女,表達深切的哀悼,并送去了5000元慰問金。英雄的家人對張國防的到來感動有加,出門時拉著張國防的手久久不愿松開,依依不舍張國防的離開。
張國防在帕米爾高原采訪受援地群眾。
2015年10月,經過26年的尋找,張國防在貴州省畢節地區威寧縣找到了電影《高山下的花環》主人翁、連長“梁三喜”原型王發坤烈士的遺孀李金花大嫂。當年10月31日,張國防采寫的長篇通訊《梨花樹下,她守望丈夫“梁三喜”36年》的獨家報道橫空出世,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,各界紛紛伸出了友情援助之手。如今,已經戴上“最美軍嫂”榮譽的李金花一家人早已過上了幸福生活。
從2015年至今,每到春節、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,張國防都會給李金花大嫂打電話噓寒問暖?!懊恳淮毋懹?,都是為了汲取精神動力;每一次回望,都是為了新的出發。對英雄的緬懷、對烈士的追思,永遠激蕩在我的內心深處?!皬垏绖忧榈卣f。
2019年5月16日20時許,一名姓孫的中年男子在深圳體育館運動時突發心梗倒地,情況危急。此時,正在跑步的張國防見狀立即上前為其進行心肺復蘇。經過20多分鐘的搶救,張國防成功將孫某救了過來。隨后,張國防又把孫某送到附近的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,一直守候到零點多,確認病人完全脫離生命危險后才離開?;貞浧甬敃r場景,張國防說:“當時只秉持著一個信念,那就是一定要把人救活,只要不放棄,就一定有希望!”
而這只是他“雷鋒故事”其中一件。他救治過突然暈倒的小學生,為防疫捐贈過1萬元“特殊黨費”,還曾在援疆過程中參與車禍的生死大營救,更在援疆工作之余,為當地群眾傳授心肺復蘇技能。
記者不是一個收入很高的職業,但張國防相信,精神上的豐足是另一種豐富的人生,另一種“心安理得”的美好人生。他說:“不能說我已經做到了,但我對此堅定不移,我必須也有可能去書寫屬于我自己的豐盈人生?!?/p>
來源:深圳晚報記者 袁曄